GET-USER-811610
懒癌懒出天际了~还不来更新简介~
LV3    ·    
发送给GET-USER-811610
说说ASICS kayano 22这双鞋

说之前聊点闲白儿吧。 其实我跑步挺费劲的,高中时候测试1000米,咬牙跑完以后别的小伙伴还能打球,我直接累的喘不上气,瘫在地上不想动,体力差到这种地步。觉得跑步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我最不想参与的运动。那时候我将近200斤了。 大学以后,由于学校性质原因,两个月的入学训练干的我不要不要的,各种越野跑,负重跑,打底3公里,慢慢的在一种近乎于受虐心里的驱动下,我渐渐喜欢上了跑步。那时候,将将170斤。 今天说的这双鞋是我工作之后买的,我概括其有三个魔性。 1.买的动机魔性。那天中午听到同事说这鞋不错,跑步很爽,结果晚上一个念头闪过,等清醒过来的时候,支付宝上已经少了几百块钱。 2.尺码魔性。篮球鞋一般都穿45就差不多了,看过写的评测的老铁们都知道,紧如aj31我穿上毛巾袜才大了半码,这鞋竟然直接上46。回头想想当时买的时候客服有清库存的嫌疑,但是鞋子到了以后尺码方面确是没毛病。 3.脚感魔性。尝试过不少缓震材料了,zoom air max bounce boost。亚瑟士的这个GEL缓震胶又是不一样的感觉。我习惯上是脚后跟着地,触地的时候,缓震没的说,满满的踩屎感,越往下走越觉得,诶?不对,这个缓震是分段的,就像是坦克的履带,一段一段的着地,然后弹的感觉越来越强,到接近脚尖的时候达到峰值,给人一个较强的向前走的力。 再说几个点吧。 1.外观。我发现不管是多漂亮的鞋,尺码大了以后都。。。。好。。丑。。啊。。这双是荧光黄色,还以为能夜光,结果说明我想多了。。鞋身上布满小孔,侧边大气的亚瑟士LOGO,尾端标注着鞋子型号。后跟TPU环抱支撑,镂空处仍然是透气网。中底GEL缓震胶,和鞋身匹配的颜色,长得跟果冻似的,捏一捏还挺弹。值得一提的是白色的鞋底侧边有零星黑点,刚到手还以为是瑕疵。 2.重量。对我来说这双鞋是刚好。可能跟我块头大有关系,因为问了很多人都说这鞋有些重。这也意味着它不太适合速跑,毕竟定位就是慢跑鞋嘛,专鞋专用。啊?你想速跑,再买一双别的系列吧。(论忽悠人买鞋的1001种理由) 3.透气&支撑。这是一对矛盾。刚才说过鞋身上都是孔,并不意味着透气性有多好。透过这些孔是看不到袜子的,有一层白色的,质感像锡纸的东西糊在里面,大胆猜想这层材料也是透气的,但是为了兼顾支撑性,所以没有做到完全镂空。作为一双定位比较高端的跑鞋,kayano 22是为足外翻的跑者设计的,故而支撑性很重要。尤其是在长距离跑,双脚疲劳的时候,脚跟的TPU和鞋底的所谓"引导条",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你帮助。 4.耐磨&耐用性。这一点肯定是合格的。我跑步的场地条件一般,水泥地,有的地方还有碎石,以我每周2~3次的频率和体重来说,2年时间磨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。 缓震材料的耐用性也要给个赞,没有差太多,即跑即弹。鞋面编织材料没有弹性,强度大,抗拉伸,只是刷洗有点不方便。 结尾,喜闻乐见的废话。 已经毕业3年多了,很庆幸没有长胖,那种大肥脑袋啤酒肚粗腿的自己简直想都不敢想,一天不出汗就难受,关节就不舒服,我想这都是跑步这项运动带给我的改变。它告诉我如何在最困难时候挺一挺,如何在上坡的时候冲一冲,如何在下坡的时候缓一缓。 极限的时候,千万不要放弃,宁可速度慢下来,最后也能停在离终点最近的位置。

说说aj31

今天打球归来路上,突然想写一写脚下的这双31,网上的说法众说纷纭,也许,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。 照片是真的渣,贵在实拍,各位看官凑活看吧,我相信你们已经是眼中无鞋心中有鞋了。 首先说一说为什么买这双鞋。作为一名新晋的正奔向aj坑的小白,最近几年陆续有了几款aj鞋, 大都集中在13代以前,趁着休假回家,突然有了买一双实战鞋的想法。而又因为新欢马刺,喜欢阿尔德里奇 (对,你们没有看错,就是他),顺便喜欢上了他脚下的31。于是等啊等啊,终于在识货上出现了这双鞋, 虽然不是阿德脚下的款式,但是,聊胜于无,买了!! 为什么买这个配色呢?个人大灌篮配色是众多配色中较为低调的配色,黑色编织鞋面,后跟漆皮环绕,是不是还有一点闷骚?水晶底气垫位置颜色加深,反正就是很喜欢啊。最重要一点,是aj11种的草。11都买了,为什么不买双31凑个套装呢 穿了很多年螺丝,下面这款,忘了是几代了,好像是圣诞配色,只记得买鞋的时候,售货员小姐姐骄傲的跟我说:耐克卖样子,阿迪卖科技。眼瞅着当初买这双鞋的阿迪大楼变成了耐克大楼,不禁唏嘘。 作为一款实战鞋来说,除了硬也没毛病,这是根据我的打法,脚踝保护不够到位。这也是我换鞋的重要原因之一吧。 下面来重点说一说31。 本人位置:PF/C,打法:中投,内线,突破 4:4:2 1.包裹&支撑 nike飞线科技不需要多说,配合编织鞋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。有的人可能觉得31鞋面软,其实大可不用这样想,我被人踩过很多脚,均没有大碍,可见硬度可以。后跟六块海绵锁紧脚踝,让你没有后顾之忧。本来觉得31low也很好看,但是后跟没有这个海绵,大大降低了我购买的欲望,打内线的朋友,这六块海绵应该能代替一部分护踝了。 因为31代是致敬1的,所以有很多类似的设计,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后跟的设计。大灌篮配色的31由于是漆皮,在感觉上比皮质有更好的支撑性,实战中,后跟部分的支撑可以说没毛病。 2.减震 全掌ZOOM+Flight Speed科技。ZOOM不必多说,已经是经典科技了,这个Flight Speed是指盖在气垫上的一层板子,能够让你下落的力均匀的分布在气垫上,而不至于落到一点,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气垫面积,增加缓震效果,又可以保护气垫,延长使用寿命。相比之下,我的奥运喷和末日泡都有一种深陷气垫的感觉。有的时候,不得不佩服球鞋厂商的巧思。 3.防滑&耐磨(体重88KG) 鞋子在路上的时候才开始翻测评,发现几乎是清一色吐槽不防滑,这和它的鞋底设计有关,抛弃了传统的人字纹,而用渔网纹。仔细观察可以看出,鞋底的气垫部分是高于边缘的,这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鞋子和地面的接触面积。 在一开始的实战过程中,我心中十分忌惮这些,跑起来都小心翼翼,更不要说跑折返的时候了。随着穿这双鞋的时间增长,我发现31的防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,甚至在我特意急停急转的情况下也没有太多滑动,防滑性能可以说是中上等了。究其原因,我想有以下几点:1.体重较大,摩擦基数比较大。2.打法偏内线,突破少,幅度也小。3.本人力量不足,技术运用不够到位,而网上测评那些作者,大概都是篮球大神吧。 关于耐磨,大家看图吧 穿了四次,每次实战约两个半小时。个人感觉在内场鞋里面算是不错的了。(对比阿迪的几款BOOST篮球鞋 4.总结 aj31无论是在用料,做工,性能上面来说都是一双顶级的实战鞋。它没有明确的位置感,康利穿,杰夫格林穿,阿德和卡哇伊也穿,可见其适应性有多强。至于其多被人吐槽的溜冰鞋特性,我暂时没有穿出来。 如果你像我一样,不是过于依赖突破且体重较大的话,这双鞋还是非常适合的。对于体重较小的朋友,这双鞋优秀的缓震可能是个累赘,一双贴地感好的鞋子(比如欧文3)夜袭会适合你。 所幸没有先看测评,否则我一定会犹豫要不要买,但是话又说回来,在商场试过之后就会买吗?你大概是试不出那些只有在实战中才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吧? 年轻嘛,总能容得下我们的错误,总能让我们有时间去尝试,也总能有时间让我们去改正。犯错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敢去想,不敢去做,在一些不够负责任话面前停下脚步,在一片望不到头的浓雾面前迷失了路,这些,都是可悲的事情。 扯远了,AJ31是一双好鞋。 补充 尺码建议:本人nike鞋压马路都是45号,实战鞋因为要穿毛巾袜,所以都要大半码,31也不例外。 补充 关于性价比的一点想法:何为性价比?字面意义上来看,无非是性能和价格的比,价格能够量化,性能呢?恐怕就是因人而异了。那么如何定义一双球鞋的性价比?我想谁都不会给个准确答案吧。我们说一双球鞋性价比高,无非是它满足了我们运动的基本需求(有时可能还超出预期一点点)的同时价格低廉。符合这些要求的,就要属国产球鞋了,我自己就有一双李宁的韦德之道全城5,专门用来打室外。说实话,这双鞋的缓震十分让我吃惊,启动的时候软而不陷,还保持着不错的贴地感。在这个价位里面,可以算是翘楚了。 可是在一场实战之后,我的大拇指经常会淤青,而鞋子尺码没有问题,也穿了篮球袜,究其原因,是因为这鞋前掌略宽,包裹性不好,导致高速运动下(其实我也跑不了多快,只是相对)急停,脚掌的滑动较大,加上脚尖部分的鞋面面料太软,无法有一个强力的保护。以上这些问题,我穿31从未遇到过,当然,不能因此否定全城5,毕竟价格在那摆着。 我想说的是,性价比这个词在中国已经泛滥,如果你想认真练球,努力提升技术,一定要对"性价比"的鞋子略作考虑。有的时候,球鞋的一点点不适,小则影响技术动作,大则导致伤病。买一双不那么"实惠"的球鞋,也许是个好的选择。

说一说李宁韦德全城5

1.外观 个人认为韦德系列全系的鞋子颜值都不低,全城应该是最接近正代的外观。鞋头的“DWADE”亮明身份,鞋舌上的Logo也简洁大方,另外还有多种配色可供选择,抛开实战,买来压马路也是不错的选择。 2.包裹&支撑 作为一双不到300元的实战鞋,全城5的包裹显得简单粗暴,半掌内靴,前掌的鞋面比较软,所以要获得更好的效果还是拉紧鞋带吧。球鞋为中低帮设计,脚踝保护差强人意,有伤的球友可以考虑带护踝;得益于一大块仿皮革贴片(暂时先这么叫吧),后跟的支撑做的不错。 鞋身多用热熔材料覆盖,鞋帮处有海绵填充,总体感觉实实在在。 补充:前掌有一小块突出作为防侧翻,边缘有李宁的小LOGO,我在穿了3个月之后才发现,所以感觉意外的精致。 3.缓震 190cm 86Kg 中距离:内线:突破 4:4:2 使用李宁当家的云缓震科技,可以说是我体验过的国产鞋里面最适合我(注意这个措辞#(滑稽))的科技了。相比于boost太软影响启动速度(并且贵)和ZOOM耐用性不高(并且贵)的缺点,云缓震在突破室外时候给予脚掌的反馈十分清晰明白,贴地感十足,不拖沓。跳跃落地之后,无论是前掌着地还是后掌着地都会有良好的缓震效果。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,鞋屁股比较宽厚,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落地的稳定性。 4.防滑&耐磨 可以看出全城5鞋底的大部分都是能够着地的,个人很喜欢这样的设计,虽然保守,但是稳定性极佳。前掌前部有一段明显易弯折设计,有利于突破的加速,李宁LOGO和韦德LOGO次序排列,增加了底纹的多样性。鞋底纹路采用分区设计,问路较粗,适合室外作战。中间一块黑色TPU抗扭转,如果换成是碳板会不会更好看一点?总的来说,全城5的防滑够得上中的水平。身边一位爱突破的朋友说这双鞋太滑,我有时也在急停的时候打滑过,看来在抓地力方面还需要打磨。 多说一句,我的鞋基本都是左脚前掌磨得快,倒不是因为爱突破,只是因为投篮过后左脚有一个习惯性向前蹭地的动作。。。 纹路较粗,给人一种耐磨的感觉。我常年打油漆地,体重也算重了,一星期大概4、5天都在打球,这些穿了大半年才磨成这个样子,我已经比较满意了。什么?你说后跟那块磨损大?走路八字脚不可以么。。 5.总结 全城5是一款在300元价位上性价比极高的一双鞋,如果直说优点显得有点不客观,现在着重说一说瑕疵。 脚趾保护不到位。前面我说的那位朋友打球时不小心踢到了别人的脚后跟,导致大脚趾脱落。。我在实战之后也有大脚趾淤血的情况发生。可见保护做的确实不到位。如果你经常在内线搏杀,被人踩到的几率会很大(别问我怎么知道的#(泪)),而这薄薄的一片热熔材料起不到实质的保护作用,还不如nike的编织材料有效果。 前掌略宽。尽管有内靴,我的脚也挺宽,但是前掌包裹依旧不理想,空荡荡的。这貌似也是国产球鞋的一个通病,目的是为了迎合国人脚掌宽而肥,脚背高的特点。所以实战的时候,一定记得穿毛巾袜,我一般穿李宁的,虎扑上貌似常有22左右一双,买来穿不心疼。 防滑亟待加强。如果打室内,我还是选择穿阿迪耐克,这一点不服不行啊。 尾巴:我恍惚觉得,现在打球的小朋友条件真是不错。Nike、Adidas、Aj各种款式应有尽有,当初aj11妇科的时候,就有一大堆穿着实战的。回头看看我们这个年龄段的,简直就是为国货代言的,不图炫酷,就是图个实实在在。遥想当年,第一双球鞋还是“QiaoDan”,更没有考虑“缓震”“包裹”一系列略显矫情的事情,嘛话不说就是干。那时候,我们打球不会想脚下的鞋子会不会被人踩坏,不会想身上的戴装备够不够多,那种纯粹的感觉依然能够激起我心中的感动。 时至今日,各种科技运用到球鞋上,各种名词花样繁多,各种巨星代言现身说法,我们已经很难去判断一双鞋是不是真的有广告词上说的那么好了。全城5给我的是一种踏实的感觉,从外观到性能,它无法给你那种“穿上就想去实战”的感觉,仅仅是尽力而为,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。 回到球鞋本身,全城5的云缓震给我的是惊喜,也许等它报废之后我会再选择一双搭载云缓震的球鞋。 尺码选择:nike 45 adidas 45 2/3 这双依旧是45 2/3,记得买的时候网页上写着45.5,反正选一个比休闲鞋大半码的尺码总没错。 适合人群:对于突破急停不那么依赖的球友。如果体重小(70Kg以下?)可能有点踩不开,慢慢打就是了。